首页|政策前沿|专业体验|教师园地|毕业论文|就业考研|学习资源|行业焦点
 
  教师园地
 课程标准 
 物流学 
 设施设备管理 
 仓储管理 
 运输管理 
 供应链管理 
 物流设施设备管理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 
 
  课程标准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教师园地>>课程标准>>正文
 
《物流管理综合实验》课程标准6111012
2019-01-03 19:21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物流管理综合实验》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6111012            

适用专业         物流管理          

            齐云英          

            贺国杰          

制订日期        20169        


《物流管理综合实验》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课程概述

一、课程名称

物流管理综合实验

二、学时与适用对象

32课时,物流管理(本科)专业

三、课程性质和地位(主要叙述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以及本课程的类型等内容)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对专业软件的操作能力。本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和操作性,基于工作任务设置相关内容,工学结合,能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进一步强化动手能力,在走向工作岗位前进行一次全面的专业技能演练。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学生在学习了《物流学》、《物流设施与设备》、《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管理运筹学》、《物流信息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程。学好本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将来从事物流行业相关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四、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基本理念主要阐明课程教学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重点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明确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3D运输软件、3D仓储软件、供应链软件、等物流管理相关的软件为基础,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和软件操作能力,实现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实务操作的统一,提高学生运用物流管理专业软件进行物流问题解决的能力。

(一)突出学生主体,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本课程为全过程实践课,以上机操作为主要形式。本课程根据任务功能进行模块设计,重视实践教学,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学中教”。在内容组织上,从培养学生相应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态度)目标着手进行选取与整合。根据岗位工作任务确定模块学习内容,按着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的形成序列,确定课序,安排进度,规定课时。本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均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宽视野的过程。

(二)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学习,学生按照操作手册和教师指令进行操作学习,启发学生调动主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只负责制定标准,进行督导和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这样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多元思维方式并将在软件中表达出来,尊重个体差异。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注重检测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建立以过程培养促进个体发展,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教学过程 的双向促进机制,以激发兴趣、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提高素质为基本理念。

(三)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拓展学习渠道。本课程在教学过程,提醒学生结合以往所学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思考,结合现实中物流公司的实际情况来模拟操作,鼓励其结合生活中熟悉的管理实例提出问题或假设。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首先需要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然后再去向老师或同学寻求帮助,然后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分析、推理,使学生自主归纳、总结,以便增强学生对物流管理知识的综合理解,对软件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中,有关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

了解: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知道;    

掌握: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并把握;

重点掌握: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

五、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应将教育教学改革基本理念与课程设计框架、课程内容以及课程教学实施有机结合起来,阐述课程总体设计原则、课程设置依据、课程内容结构、理论与实践比例、课时安排说明、学分分配与考核评价方法等内容,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先进性和创新点。)

本课程设计中按照我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力求通过课程安排与教学实现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接受物流技术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物流专业实务运作能力;具有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参与社会实践和创新的能力,能在物流管理领域从事策划和管理工作。培养具备一定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和物流业务运作技能,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开拓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本课程在设计上以能力本位为培养目标、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为指导思想,围绕我校物流管理本科教育的核心目标,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明确本课程是按围绕物流管理总体过程为主线设计的项目课程,并从不同功能角度以不同软件为项目构筑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通过项目引领和任务驱动,以软件操作为主要形式。课程按各软件为项目进行主要的工作任务设计章节和内容,并围绕预设能力目标针对学习目标、工作任务、能力要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和建议学时等方面制定了参考标准。课程内容的学习,注重学生在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物流管理与应用能力,主要发展学生认知、归纳分析、迁移的能力,提升其软件操作能力,流程优化的能力。

《物流管理综合实验》在各项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之上,提升其应用软件操作。本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3D软件操作软件,包括3D运输软件、3D仓储软件,通过软件操作提升对流程整体运作的掌控能力。第二部分,应用性软件操作,以华软供应链管理软件为主的软件使用,通过软件操作把握软件的基础资料构建,掌握具体业务操作规范,通过软件学习,提升软件操作能力。

本课程课时安排中,总体课时32课时,全部为实践课。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考核与期终考核,成绩考核过程中强调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知识考核与能力素质考核相结合。考核成绩包括两个部分:平时成绩(20%+期终成绩(80%)。具体考核标准如下。

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主要是学生课堂表现、软件操作进度情况及问题解决情况、实训及完成各个项目设计的情况,占总成绩的20%;终结性考核依据每个软件操作结果而定,占总成绩的80%

六、课程学习策略与建议

  (一)、明确目标,找准自主学习方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结合学习重点及学习要求把握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及学习方向。在明确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指导,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获得什么。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在怎么样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渴求的心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之中。而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借助教师的提示以及和文本相关的资料,初步感知文本,并在感知的过程中逐步明确目标。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既是自主学习的需要,也是教学民主的体现。

  (二)、激发兴趣,引发学生的自学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的自学欲望自然会在心中升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使之乐于学习,就要想方设法来调动他们的自学兴趣。我们可以设计与课本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如有条件的话可适当通过一些形象的图片展示、视频音频的播放,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同时,要让学生学有成效,长久保持自学兴趣,教师也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适时适当提供策略方法,予以指导点拔,帮助他们闯过难关。

(三)、鼓励质疑,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也特别提到了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有所疑,才有所思有所得。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题,而学生也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能拨开迷雾,发现不为人知的新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大胆质疑。通过对学生的质疑、提问、组织讨论,多方交流,相互启发,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课程内容有更深层的了解,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思辩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倡导合作,注重自主探究过程的参与性

自主探究是自主探究学习的中心环节。学生的自主探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不过这种引导应该是指而不明,引而不发的。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要引导学生真正亲近文本,体验探究过程,摸索探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之外,还应该涉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种互动过程。师生间要有情感的沟通,要多观察、多倾听、多交流。新课程里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真谛也在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精神。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可以是由学生自主组织形成、自由组合的小组活动。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甚至辩论。每个人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借助他人的思维方式来启发自己的思维火花。同时教师在其中也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此过程充分了解情况,适当指导,启发学生的思路,辨明方向。这样通过集体交流之后,达到拓宽思路,加深理解,共同提高的效果。

(五)、自主运用,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自主运用,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知行合一”的语文学习思想。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知”和“行”的统一。学生最终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实践运用中举一反三,形成技能。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总体目标是对学生课程学习预期结果的综合概括,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课程的具体体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物流综合软件的运作流程,明晰软件各模块之间的衔接关系,具备熟练的软件操作技能,并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物流软件选用决策。

二、具体目标(具体目标在素质、知识与能力等方面进行具体说明)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基本理论知识

□知识目标:能够贯通运用物流管理知识、仓储管理知识、配送管理知识、供应链管理知识进行基本的应用。

2.基本技能

□能力目标:能熟练操作3D运输软件、3D仓储软件、供应链软件。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相关法律素质;学习与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为取得物流师从业资格证书打好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课程最大的创新与特点是充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并通过课堂软件操作、实际应用来达到验证提升和提升运用能力的效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学生迅速掌握物流技能;促进学生感性认识,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迅速适应岗位需求,提高其工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⒈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⒉培养专业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通过软件学习与软件操作引导学生更直观地认识物流管理专业,在亲身参与软件操作的过程中喜爱本专业,掌握物流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3.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国内相关软件的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软件学习与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1. 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单元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建议

理论

实验

小计

项目一

3D运输软件

0

4

4

项目二

3D供应链软件

0

4

4

项目三

供应链软件

0

24

24

                合计

0

32

32

二、内容要点与基本要求

                  项目一:华软3D运输软件实训

一)、实训说明:

华软3D运输软件主要是以运输整体作业流程与管理为中心,可以进行销售代表、托运文员、运输经理、配载员、线路安排员、调度员、司机等角色的基本业务操作,并能实现重点环节的3D动态演示。通过对本软件的学习和使用,使学生通过模拟,了解运输企业整体运作流程,并通过3D动态演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供应链管理学习效果。

学生在学习了物流学、运输管理等相关课程后,并且具备了计算机基础知识,通过演练3D动态演示软件的操作,掌握运输管理的整体流程。使学生对运输管理系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初步的了解,从而使本专业的学生在未来进入企业以后,更快的适应企业运作模式。

二)、实训目的:

1.学生在已有物流学、运输管理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对本环节的学习与练习,加强对托运业务、配载业务、线路优化、司机安排等运输业务管理和操作应用能力。

2.在演练的管理环境下,能够对物流企业实际的运输业务活动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操作,增强对运输业务流程管理的认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通过对华软3D运输软件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在信息化的环境下熟练运输管理下管理数据流程,掌握软件的使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三)、实训方法与步骤:实际操作为主,教师演示为辅。学生进行注册后,分角色操作。

四)、实训要求:3D运输管理实训是在实训室里通过华软3D运输软件进行训练的,为了保证实训有效地进行,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其一,演练前充分准备。由于此实训是对学生所学相关运输管理知识的一次“实战”,学生在进实训室之前,应该根据本实训的内容和要求,对相关知识复习和回顾。其二,模拟中职业化。本实训训练的侧重点就是运输作业流程掌握。学生训练要按照运输作业的要求进行,软件的操作要规范化,信息的处理和单据的填写要规范化,既符合物流功能的要求,又符合企业内部制度的要求。

项目二:华软3D供应链软件实训

一)、实训说明:

华软3D供应链软件主要是以供应链整体作业流程与管理为中心,可以进行销售代表、销售经理、物控员、计划员、仓管员、质检员等角色的基本业务操作,并能实现重点环节的3D动态演示。。通过对本软件的学习和使用,使学生通过模拟,了解供应链整体运作流程,并通过3D动态演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供应链管理学习效果。

学生在学习了物流学、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相关课程后,并且具备了计算机基础知识,通过演练3D动态演示软件的操作,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整体流程。使学生对配送管理系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初步的了解,从而使本专业的学生在未来进入企业以后,更快的适应企业运作模式。

二)、实训目的:

1.学生在已有仓储管理、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对本环节的学习与练习,加强对物料采购、产品生产、车辆配载、物流配送等供应链业务管理和操作应用能力。

2.在演练的管理环境下,能够对供应链实际的业务活动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操作,增强对供应链业务流程管理的认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通过对华软3D供应链软件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在信息化的环境下熟练供应链管理下管理数据流程,掌握软件的使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三)、实训方法与步骤:实际操作为主,教师演示为辅

四)、实训要求:3D供应链管理实训是在实训室里通过华软3D供应链软件进行训练的,为了保证实训有效地进行,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其一,演练前充分准备,由于此实训是对学生所学相关仓储管理、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知识的一次“实战”,学生在进实训室之前,应该根据本实训的内容和要求,对相关知识复习和回顾。其二,模拟中职业化,本实训训练的侧重点就是供应链作业流程掌握。学生训练要按照仓储管理、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作业的要求进行,软件的操作要规范化,信息的处理和单据的填写要规范化,既符合物流功能的要求,又符合企业内部制度的要求。

项目三:供应链管理软件实训

一)、实训说明

供应链管理实训是华软供应链管理教学软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是在物流软件实训室里,在教师的指导和要求下,通过在计算机上运行华软供应链管理软件,由学生模拟原材料供应商、生产企业、销售公司、物流公司,按照供应链管理的要求,进行系统的操作演练,以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对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管理等环节的认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直观性、实践性模仿方式。

学生在学习了物流学、物流信息系统、配送中心、采购管理、仓储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等相关课程后,并且具备了计算机基础知识,通过演练供应链管理的操作,掌握供应链管理管理的方法。使学生对供应链管理系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初步的了解,从而使本专业的学生在未来进入企业以后,更快的适应企业运作模式。

二)、实训目的

1.学生在已有采购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对本环节的学习与练习,加强对供应链管理和操作应用能力。

2.在演练的管理环境下,能够对企业实际的业务活动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操作,增强对企业实践管理的认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通过对企业库存管理教学软件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在信息化的环境下熟练供应链管理下管理数据流程,掌握软件的使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三)、实训方法与步骤

实际操作为主,教师演示为辅

(四)、实训要求

   供应链管理实训是在实训室里通过华软科技供应链管理系统进行训练的,为了保证实训有效地进行,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

1.演练前充分准备

由于此实训是对学生所学相关采购、生产管理知识尤其是与供应链管理识的一次“实战”,学生在进实训室之前,应该根据本实训的内容和要求,对相关知识复习和回顾。

2.模拟中职业化

本实训训练的侧重点就是供应链中各环节的协调性作业。学生训练要按照采购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及供应链管理作业的要求进行,软件的操作要规范化,信息的处理和单据的填写要规范化,既符合物流功能的要求,又符合企业内部制度的要求。

                  2.实验内容、实验学时及实验要求

序号

实验内容

学时

要求

 实验类型

分组要求

演示

验证

1

华软3D运输软件实训

4

2

华软3D供应链软件实训

4

3

华软供应链管理软件实训

24

合计

32

根据实验性质在在要求和实验类型的相应栏内划“√”。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组织

本课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中授课。教学组织设计:教师设定软件操作的目标要求,及说明软件操作的注意事项;学生在课前进行软件操作手册学习,在课堂上参照操作手册进行软件的学习与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先自行解决,或与同学商讨后解决,如解决不了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最终按教师要求提交操作结果,在每个项目操作结束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做一体化。物流管理综合实训项目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信息技术和物流软件操作均需实际操作,物流设施设备对动手能力的要求更高。突出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高技能应用性训练为主;整个学期的课程在实训室进行模拟实训,采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根据特点,采用以下方法和形式:工学结合,以工作任务驱动为载体,

物流软件操作:操作第三方物流管理软件,主要是华软3D运输软件,进一步熟悉运输企业的运作模式,熟悉运输活动牵涉到的各关系方,加深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运输过程中的各种角色,如供应商、物流经理、客户、承运人等。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掌握物流活动的基本流程,体验物流活动中的信息流传递。

自学:学生自学是本课程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是学生系统获取学科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本科教学的目标之一,加强对学生自学方向和技巧的引导和督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理念。

教师随机辅导:教师随时观看学生的操作情况给予指导,或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解决。这样使学生学习自觉性更强,也使教学的针对性更强,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一、    课程考核与评价建议

(一)考核性质

考查课

(二)考核方式、分制及解释

1.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上课情况及课堂操作情况给予平时成绩,平时成绩总分100分,占总成绩的30%

2.实验成绩综合评价:根据学生提交的各软件的操作结果的完善情况给予评分,总分100分,占总成绩的70%

三、教材建议

建议根据学校实训室软件购置情况,以软件操作手册为主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计划和建议

1.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加大实训室标准化建设的力度,控要求配备和培训专职实验员,保证学生的实验操作;条件较好的学校,应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展软件操作实训。

2.编制学生实训和科学探究活动指南

学生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指南是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有关学生实训和科学探究活动的辅导用书,内容应包括 (1)实训室规则、实训操作要求、实训室安全注意事项和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2)必做实训和选做实训;(3)对具体实训和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4)对撰写实验报告和科学探究活动报告的指导。

3.编写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

教师教学用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参考用书。书中应解释有关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解析教学难点,列举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对教学活动特别是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提出针对性建议;教学用书应给出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帮助教师深入领会本标准、完善知识结构,引导教师深人研究教材,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教学用书应对教材中要求学生解答的开放性和实践性习题给出必要的提示,还应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和评价的需要创造性地缩写有较高学习价值的习题和测试题,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缩写习题和树试题的能力。

4.及时总结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践经验

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践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应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在研究中发现和提炼教学资源,并通过文本、网络、现场研究课或小型研讨会等方式开展交流,培养一批思想过硬、业务一流、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建立一套新的教学常规,形成一批有特色的教学索材、案例和课件供全体教师分享。

教师应注意及时指导学生总结成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成果,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交流,促进全体学生共同提高学习水平。

5.重视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媒体信息

鼓励教师、学校和研究单位制作与课程配套的影像资料,开发高水平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相关网站、公共数据库和专用数据库中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省、市、县三组教研专业网和学校校园网应建立学习讨论室和比较系统的化学教学资源库,资源库应包含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参考文献和用于检测评价的具体内容,为师生提供交流反馈、资源共享的平台和丰富、有用的课程信息。

教师应注意从广播、电影、电视和报纸等大众媒体中,选取一些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并能反映现代科技发展最新动态、适合学生阅读和观看的资料供学生学习和思考,体现化学课程与现代科技发展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必需的保障条件及建议

学习场地的要求主要是能够满足需要的物流软件实训室。高配置的电脑70台以上,安装有3D运输软件、3D仓储、3D供应链软件、华软供应链软件。

第五部分   附录

一、课程教材

(一)   教材选用:以软件操作手册为主

二、课程标准编写人和审核人

(一)   编写人 :齐云英

(二)  审核人 : 贺国杰

关闭窗口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物流教学团队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