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策前沿|专业体验|教师园地|毕业论文|就业考研|学习资源|行业焦点
 
  教师园地
 课程标准 
 物流学 
 设施设备管理 
 仓储管理 
 运输管理 
 供应链管理 
 物流设施设备管理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 
 
  教师园地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教师园地>>正文
 
《物流学》标准课程6211002
2019-01-03 19:35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物流学》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6211002

适用专业 物流管理专业

编 制 梁金萍

审 核 于晓胜

制订日期 2016.9.3

《物流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课程概述

一、课程名称:物流学

二、学时与适用对象:32学时,适用于物流管理专业

三、课程性质和地位

《物流学》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物流管理相关专业群的知识拓展课程,处于专业系列课程的先导地位,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物流学》是以物流活动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现代物流理念及其特征、物流系统的功能及其合理化途径、物流信息系统、第三方物流、绿色物流、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标准化管理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物流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现代物流的功能及环节、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物流管理领域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物流科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并能有运输、仓储、库存管理、配送、物流信息技术等实务方面的一些知识和技能,为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物流管理相关专业的其他课程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对物流管理人员的要求。

本门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前续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后续课程有《物流设施与设备》、《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供应链》等课程。本课程以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业务为核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操作性。

四、课程基本理念

《物流学》课程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为主,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现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实务操作的统一,提高学生运用物流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行业的最新发展为依据,根据物流企业实际岗位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1、根据物流环节的实践应用要求设计教学内容

围绕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结合河南省对物流人才需求和物流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重组。根据物流各职能活动的技能要求,参照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开发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标准。即从企业上岗标准出发,来构建课程模块,设计教学活动。进行物流理论知识和物流管理应用的研究,注重与物流作业过程实际紧密相关的物流技能应用,真正把立足点放到实际工作应用上,做到既为学生后续课程服务,又能直接服务于物流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课程适用于教学与物流管理、技术岗位培训

本课程是以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活动设计,融教、学、做于一体,边干边学,工学交替,在干中学,学中干。为此,引入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项目教学、案例讨论、教学游戏等多种行动导向的教学手段,强化能力培养。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吻合,亦适合物流企业岗位培训。

3、课程内容可同时服务于多个专业教学

本课程结合河南省产业发展和学校学科建设的特点,引入物流产业分析模块(绿色物流、农业物流、快递物流等),兼顾多个专业的知识,还适合其他专业的学生对物流管理的学习,是其他专业的必修课,如: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食品加工技术、营销专业等。还是其他专业的选修课,如:财务管理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等,为物流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

五、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应将教育教学改革基本理念与课程设计框架、课程内容以及课程教学实施有机结合起来,阐述课程总体设计原则、课程设置依据、课程内容结构、理论与实践比例、课时安排说明、学分分配与考核评价方法等内容,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先进性和创新点。)

(1)教学内容设计:以物流的基本环节设计项目课程;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优势,产学双方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实践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工作实际,使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掌握物流基础理论的同时又了解企业的实际应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既可学生独立操作,又可团队合作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能力。

(2)教学结构设计: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理论与应用相结合。按照物流的基本职能活动要求的各模块技能组织学习、训练和考核。

(3)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做一体化。突出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采用边教边学边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实践应用性训练为主。

□翻转课堂:学生提前预习核心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互联网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案例讨论:选取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

□课业设计:通过调查,实际企业的基本流程,发展趋势,规划设计,通过自己的设计,大家找出问题,进一步优化,共同提高。

□物流软件操作:操作第三方物流管理软件,进一步熟悉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熟悉第三方物流的各关系方,加深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物流过程中的各种角色,如供应商、物流经理、客户、承运人等。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掌握物流活动的基本流程,体验物流活动中的信息流传递。

□教学游戏:对物流过程中的各项决策运作进行练习,给出物流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决策。

(4)教学过程设计:课堂讲解理论知识并掌握职能活动特点及合理化设计;实训中心训练技能并能独立完成物流业务操作;物流企业实践学习,加强实际应用能力。具体为项目训练(课堂实训、课堂多媒体和企业现场教学)、企业调研、模拟实训、企业见习、定岗实习等。

(5)教学案例设计:重视教学案例、探究性教学、开放式教学,积极收集和补充最新的案例及分析,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探究、模仿、解决问题的能力。

(6)技能训练设计:注重物流实训中心和物流实验室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物流实训中心的实训,使学生掌握物流设备的基本操作;物流模拟实验室的教学,学会利用软件进行业务操作,用软件与客户做业务联系等。

(7)课时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为48,理论课32学时,实践课16学时;本课程3学分;

(8)考核标准

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主要是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小组讨论、实践调研及完成各个项目设计的情况,占总成绩的30%;终结性考核为期末考试或综合项目,占总成绩的70%。

过程考核中,又将个体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学生个体表现和小组团体表现得分各占50%。

终结考核中,又将知识考核与能力素质考核相结合:知识考核占40%,能力素质考核占60%。

个人考核评价表

评 价 内 容

标准分值

考评得分

作业情况

20

课堂表现

20

项目过程中体现的实践能力

20

项目过程中体现的交流沟通能力

20

项目过程中体现的协作精神

20

总 计

团体考核评价表

项 目

得 分

项目一

项目二

项目三

项目四

项目五

项目六

项目七

项目八

总计

六、课程学习策略与建议

本课程经过深入相关企业调研和企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及学生的就业方向,分析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要求,并对管理任务进行分解,找出工作任务中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并且参照物流职业标准制定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

经过探索形成了“就业导向,能力本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以“业务功能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按照物流的主要功能把课程从传统的以章节为单位的讲解转变为以物流的主要业务功能为模块来讲授;针对每个业务功能模块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按照该功能在企业运作中的实际工作过程,各环节逐一讲授。将各业务功能运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融入专业教学的所有环节,根据实际需要构筑教学体系,围绕企业实际和专业培养目标,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设计和课时分配。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师资学历进修和企业挂职锻炼制度,鼓励教师深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在校企之间有序流动,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另一方面,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重视实训教材建设贯穿物流业务管理应用能力培养这一主线,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的优势,产学双方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训教材,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工作实际,使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把个性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融入到人才培养模式中,体现在专业教学计划中一方面,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方式,扩大实践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范围,因材施教,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让学生边学边用,以用促学,学以致用,与市场进行“零距离”接触,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有效激发其创新、创业意识,进一步提高创新和创业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和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等方面的要求,树立了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应用拓展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和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物流管理的性质和任务,能够系统掌握物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体系,了解现代物流发展的历史演进和未来趋势,理解物流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开拓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应用型人才。

通过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及其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在企业从事物流管理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备一定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和物流业务运作能力;具有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参与社会实践和创新的能力,能在物流管理领域从事策划和管理工作。

二、具体目标(具体目标在素质、知识与能力等方面进行具体说明)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物流的概念、物流管理的范围和内容、物流与生产、物流与流通之间的关系、现代物流理念及其特征;掌握物流系统的构成、物流的基本功能以及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等合理化的途径;掌握物流服务的内涵及特点、企业物流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掌握物流成本管理基本理论、物流成本的基本内容及其核算;掌握物流技术及其装备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各种物流技术装备的作用和类型;掌握物流企业的概念、运输企业与物流企业的区别、第三方物流的概念与特征、第三方物流与传统的对外委托的区别;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掌握物流标准化的概念及作用、物流标准化的内容、物流标准化基础模数尺寸的确定;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其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管理,掌握一般物流系统的要素分析,具有管理物流业务的基本能力。

(二)技能目标

通过对《物流学》课程的学习,理解物流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学习与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

中基层管理能力:物流管理课程主要讲授物流的基础基础知识、各项职能活动的作业与管理,培养目标定位于中基层管理人员。

物流技术应用能力:对应课程的实训部分,课程中实训模块设有物流软件操作、ERP沙盘模拟、案例分析等,有助于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物流信息技术使用和企业运营分析能力。

物流设备操作能力:对应课程的实训室使用,实训室配备有高层货架、堆垛机、叉车、分拣系统、模拟超市,可满足物流各项活动的模拟操作。

行业分析能力:对应课程的行业分析模块,依托学校的商贸特色,教材中又加入产业物流的知识,课程侧重培养学生面向商贸流通领域、食品领域(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开设食品物流课程)、快递物流业的物流技能发展。

(三)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养成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学习的习惯,并培养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明确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突出自主探索式学习。引入目标式教学法的先进理念,提出课堂教学价值目标的原则,即: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集成和创新能力为中心;以将传授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为目标。我们对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把自主探索式学习放在了与理论知识学习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两者并重,并且课程中包含大量的课程设计与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通过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与物流作业与管理的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及其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通过理论、实训、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边讲边学,结合不同的物流运作模式拓展情景教学的作用空间,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物流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物流专门人才。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表1.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章 节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建议

课堂讲授

实 验

小 计

第一章

物流的概念

4

4

第二章

物流学概述

2

2

第三章

包装与集装

2

2

第四章

装卸与搬运

2

2

第五章

仓储管理与储存技术

2

4

6

第六章

运输方式与综合运输

4

4

第七章

流通加工与配送

4

4

8

第八章

物流信息与信息系统

1

1

第九章

企业物流

1

1

第十三章

绿色物流

1

1

第十五章

第三方物流

1

1

合 计

24

8

32

二、内容要点与基本要求

(一)理论课

第一章 物流的概念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达到:懂得物流的定义和基本内涵;了解现代物流的职能;掌握依据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和企业中物流作业的不同,物流对应的分类方式和内容。

教学重点:物流的概念、物流的基本功能、商流与物流的关系。

表2.1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

主要内容

目标要求

参考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 物流的概念

懂得物流的定义和基本内涵

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及案例分析

主要教学手段:授课应用多媒体课件;创造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环境

第二节 商流与物流

了解商流与物流的关系

第三节 物流形式及其分类

了解现代物流的职能,掌握依据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和企业中物流作业的不同,物流对应的分类方式和内容

第二章 物流学概述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全面认识物流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由物流经济、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构成的学科体系。掌握物流经济的经典理论、物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物流成本的概念及构成,了解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掌握物流系统的概念及物流系统的特征;掌握物流管理概念和物流管理的原则,了解物流管理的三个阶段和物流管理组织的结构形态。

教学重点:物流经济的经典理论、物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

表2.2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

主要内容

目标要求

参考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 物流学的学科定位

认识物流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由物流经济、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构成的学科体系

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及案例分析

主要教学手段:授课应用多媒体课件;创造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环境

第二节 物流经济

掌握物流经济的经典理论、物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物流成本的概念及构成,了解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

第三节 物流工程

掌握物流系统的概念及物流系统的特征

第四节 物流管理

掌握物流管理概念和物流管理的原则,了解物流管理的三个阶段和物流管理组织的结构形态

第三章 包装与集装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达到:掌握包装的定义、功能与生态包装的原理,了解现代包装的分类、包装标记、包装标志等;了解包装材料、包装技能、常用的包装机械;重点认识以集装箱、托盘为代表的集装化技术与集合包装形式。

教学重点:集装箱、托盘包装。

表2.3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

主要内容

目标要求

参考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 现代包装概述

了解现代包装的分类、包装标记、包装标志等

主要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

主要教学手段:授课应用多媒体课件;创造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环境

第二节 现代包装技术和包装

机械

了解包装材料、包装技能、常用的包装机械

第三节 集装化与集合包装

认识以集装箱、托盘为代表的集装化技术与集合包装形式

第四章 装卸与搬运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达到:掌握装卸搬运的概念、分类,理解装卸搬运的特点;了解装卸与搬运机械的主要分类;重点掌握起重机械和装卸搬运车辆的基本性能参数;深入认识装卸作业合理化措施,了解集装箱的装卸与搬运活动。

教学重点:起重机械和装卸搬运车辆的基本性能参数

表2.4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

主要内容

目标要求

参考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 装卸搬运概述

掌握装卸搬运的概念、分类,理解装卸搬运的特点

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及讨论和案例分析

主要教学手段:授课应用多媒体课件;创造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环境

第二节 装卸搬运机械

解装卸与搬运机械的主要分类;重点掌握起重机械和装卸搬运车辆的基本性能参数

第三节 装卸搬运组织

认识装卸作业合理化措施,了解集装箱的装卸与搬运活动

第五章 仓储管理与储存技术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达到:掌握商品储存的概念及仓库的分类;全面认识自有仓库仓储与公共仓库仓储;了解仓库布局技术、商品检验技术、商品堆码苫垫技术、库房温湿度控制技术等;深刻认识库存控制技术;加强对现代物流中心的认识、掌握自动化仓库的概念和分类、了解自动化仓库出入库作业过程,掌握商品储存合理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商品储存合理化的方法

表2.5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

主要内容

目标要求

参考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 储存概述

掌握商品储存的概念及仓库的分类;全面认识自有仓库仓储与公共仓库仓储

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主要教学手段:授课应用多媒体课件;创造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环境

第二节 储存技术

了解仓库布局技术、商品检验技术、商品堆码苫垫技术、库房温湿度控制技术等;深刻认识库存控制技术

第三节 现代物流中心

加强对现代物流中心的认识、掌握自动化仓库的概念和分类、了解自动化仓库出入库作业过程

第六章 运输方式与综合运输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认识运输在物流中的重要地位;了解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运输方式的技术和经济特点;掌握运输的功能和原理,不合理运输形式及运输合理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运输合理化的方法。

表2.6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

主要内容

目标要求

参考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 运输概述

认识运输在物流中的重要地位

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主要教学手段:授课应用多媒体课件;创造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环境

第二节 现代运输方式

了解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运输方式的技术和经济特点

第三节 综合运输

掌握运输的功能和原理,不合理运输形式及运输合理化的方法

第七章 流通加工与配送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达到:掌握流通加工的意义及作用,了解流通加工的合理化,认识流通加工的经济效益体现。掌握配送的概念与类型,理解配送合理化,了解配送中心的布局及地址选择,熟悉配送中心的分类和配送作业环节,了解新型的物流配送中心。

教学重点:掌握配送合理化的方法。

表2.7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

主要内容

目标要求

参考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 流通加工的地位

掌握流通加工的意义及作用

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主要教学手段:授课应用多媒体课件;创造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环境

第二节 流通加工的经济效益

了解流通加工的合理化,认识流通加工的经济效益体现

第三节 配送的概念

掌握配送的概念,理解配送合理化

第四节 配送的类型

掌握配送的类型

第五节 配送中心

熟悉配送中心的分类和配送作业环节,了解新型的物流配送中心

第八章 物流信息与信息技术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达到:掌握物流信息的基本知识 、物流信息的特点;了解物流电子数据交换的框架结构和系统的运作步骤;掌握物流信息的管理特点与基本技术,理解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技术,了解Internet在物流活动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物流信息系统管理。

表2.8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

主要内容

目标要求

参考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 物流信息概述

掌握物流信息的基本知识 、物流信息的特点

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主要教学手段:授课应用多媒体课件;创造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环境

第二节 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

了解物流电子数据交换的框架结构和系统的运作步骤

第三节 物流信息系统管理

掌握物流信息的管理特点与基本技术,理解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技术

第九章 企业物流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企业物流的概念和企业物流管理的目标;认识制造企业物流的内涵和制造企业物流的特征,掌握制造企业物流流程;了解批发企业、零售企业、连锁企业的物流运作原理。

教学重点:不同类型企业物流管理的特点。

表2.9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

主要内容

目标要求

参考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 企业物流管理

了解企业物流的概念和企业物流管理的目标

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主要教学手段:授课应用多媒体课件;创造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环境

第二节 制造企业物流

认识制造企业物流的内涵和制造企业物流的特征,掌握制造企业物流流程

第三节 流通企业物流

了解批发企业、零售企业、连锁企业的物流运作原理

第十三章 绿色物流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了解绿色物流的概念,认识绿色物流特征;了解逆向物流的概念、特点和流程;认识废旧物资物流的形成、形式和特征;深刻认识运输与环保的关系,以及城市汽车运输对环境的污染;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方面的措施。

教学重点:我国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方面的措施。

表2.10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

主要内容

目标要求

参考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 绿色物流的内涵

了解绿色物流的概念,认识绿色物流特征

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主要教学手段:授课应用多媒体课件;创造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环境

第二节 逆向物流与回收物流

了解逆向物流的概念、特点和流程;认识废旧物资物流的形成、形式和特征

第三节 运输与环保

深刻认识运输与环保的关系,以及城市汽车运输对环境的污染

第十五章 第三方物流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达到:掌握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特点和优势,了解各类物流企业在组织、管理技术及方法等方面的异同。掌握物流外包的概念和企业实施物流业务外包的原因,掌握企业物流外包和物流服务承包的形式,了解物流外包的运作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点:企业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异同。

表2.11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

主要内容

目标要求

参考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特点和优势

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主要教学手段:授课应用多媒体课件;创造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环境

第二节 物流业

了解各类物流企业在组织、管理技术及方法等方面的异同

第三节 物流外包

掌握物流外包的概念和企业实施物流业务外包的原因,掌握企业物流外包和物流服务承包的形式,了解物流外包的运作应注意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

表3.实验内容、实验学时及实验要求

序号

实训内容

学时

要求

实验类型

分组要求

演示

1

库存控制-经济批量

4

2

配送中心设计方案

4

合计

8

根据实训性质在要求和实训类型的相应栏内划“√”。

第四部分 教学实施

一、教学实施

(一)教学组织

本课程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物流业务流程模拟实训、社会实践三个环节进行链式教学,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利用物流实训中心、物流实验室、仿真物流软件教学,注重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学生迅速掌握物流技能。

理论教学突出启发诱导式方法,灵活运用案例教学。讲解突出重点、难点、疑点,力争深入浅出,使学生获得深厚的理论功底,结合本校的教育目标,突出商科特色。运用校内仿真模拟实训教学,物流实验室指导学生操作,促进学生感性认识,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迅速适应岗位需求,提高其工作能力;加强校外实践环节的教学,通过社会实践或调研等实践环节,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要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考核办法,便于落实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效果。

课堂讲授尽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有针对性的情境案例的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融“教、学、用”于一体。

1、课堂讲授。对原理、热点、前沿性的理论问题采用启发诱导方法、比较法,并以实例论述;具体内容在启发式介绍基础上,结合案例予以讲解。讲解中强调突出重点、难点、疑点,讲深讲透,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注意介绍学科新成就、新发展。加强了学生理论理解能力,同时拓宽了学生视野。

2、课堂案例教学。针对物流管理的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有多种方案的案例。案例教学占本课程总教学时数20%。按教学大纲收集、整理教学案例,结合案例在课堂上讲授,然后再到实训室模拟。

3、指导性自学。每节课后留下与本节课相关的思考题,内容涉及本节课主要内容及其他一些通俗易懂的问题,通过思考题的形式促进学生理解并复习课程内容,拓宽知识面、增强阅读参考书和文献资料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多用多媒体教学,由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改为互动形式。

1、课堂教授。

以教学大纲为指南,通过重点讲解、多媒体教学、看录像、案例分析、难点 辅导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讨论法。

选取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主要是对不同物流企业的物流运作模式进行学习讨论,力求使学生学完后即可在相关的企业上岗操作。

3、教学游戏。

对物流过程中的各项决策运作进行练习,给出物流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决策。

4、角色扮演法。

让学生扮演物流过程中的各种角色,如供应商、物流经理、客户、承运人等。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掌握物流活动的基本流程,体验物流活动中的信息流传递。

5、实践教学。

到一些优秀物流企业进行参观,由企业家现身说法,然后进行讨论。这种方法直观,易为学生所接受。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成为整个教学的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安排学生到物流公司参观现场参观、社会调查等活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也会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学生也可以自己到物流企业进行调查,然后写出调查报告。

6、物流软件操作。

学生通过操作第三方物流管理软件,进一步熟悉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熟悉第三方物流的各关系方,加深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7、课业设计。

通过调查,实际企业的基本流程,发展趋势,规划设计,通过自己的设计,大家找出问题,进一步优化,共同提高。

8、自学。

学生自学在本门科学中显得至关重要,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是大学生能力锻炼的一大项。因此,加强对学生自学方向和途径的引导和督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理念。

二、课程考核与评价

(一)考核性质:必修,考试课

(二)考核方式、分制及解释

1.理论成绩综合评价:(占总成绩的70%)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学期综合考核,成绩 :3/7

平时:30%,主要指标:课堂发言、案例讨论、社会调查、作业、出勤

期末:70%, 形式:闭卷、笔试方式,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

2.实验成绩综合评价:(占总成绩的30%)

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满分100分,各占50%。

实践结果记入个人成绩

过程考核中,又将个体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学生个体表现和小组团体表现得分各占50%。

(三)试题类型及权重

1.选择题:占20%

2.判断题:占10%

3.问答题:占15%

4.论述题:占15%

5.业务操作题:占30%

6.案例分析题:占10%

(四)样题与试题目标定位

1.选择题:着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识别程度

样题:在装卸量较大,装卸对象固定,货物对象不易形成大包装的情况下适用于( )。

A.间歇装卸 B.垂直装卸 C.水平装卸 D.连续装卸

2.判断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样题:服务水平越高,物流成本肯定越高。因此,要提高物流服务水准,将不可能降低物流成本。( )

3.问答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样题:物流活动能创造什么价值?

4.论述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分析能力

样题:论述商品包装合理化的措施

5.业务操作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

样题:某物流公司市场服务质量较好,但价格相应也高。如果按10分制计算,服务质量水平为7分,价格水平为9分;所以有部分客户流失,请为此物流公司设计一个改进方案。

6.案例分析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样题: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武汉中百超市也推出了“中百购物网”,顾客可以选择网上订购本超市商品或非本超市商品,并推出“送货上门服务”。送货方式有以下几种:

(1)门店送货上门。您在网上订购超市类商品,就近服务门店会按您所要求的时间和指定的地址,送货到您家。

(2)中百网送货上门。在网上订购非超市类商品,中百网会按您所要求的时间和指定的地址,送货到您家。

(3)顾客自提。您在网上选购的商品,可到中百电子商务公司提货(地址:武汉市江汉区江汉路xxx号中百商厦xxxx室)。

(4)邮局邮寄。假如您要求的送货地点不在我们的送货范围内,中百将委托邮局把可以邮寄的商品邮寄到你的送货地点。

目前中百已开通送货上门服务的地区有:江汉区、江岸区、桥口区、汉阳区、武昌区、关山区、洪山区。

问题:对武汉中百超市推出“送货上门服务”进行利弊分析。

三、教材选用要求

选用优秀的国家规划教材。本课程选的教材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校统编教材。根据课程发展和强化应用操作的需要,更能突出高校应用型的教学要求。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对实践学习,最好选用工学结合教材。本课程的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后,可以自编教材。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逐步建立相关的课程资源库。二年内编写学生学习指导、思考与练习、电子教案、教学课件,使其公布在校园网上,扩充性教学资料的建设使学生能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知识并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向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制作《物流学》多媒体教学课件(PPT),使课堂教学实现电子化。三年内建设本课程的题库,实现教考分离。

五、教学保障

教师熟知物流管理工作内容,熟知物流管理相关知识点,能够熟练的对物流管理相关岗位作业进行操作。有多种媒体教室,运用图像、文字动画音频和视频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从视觉、听觉上以生动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和环境。

在实践教学上,改变过去在课堂讲解方式,在校内,学生能全部进入物流实训中心、物流模拟实验室,使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发现企业实际运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直观感觉,增强了学生感性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在校外,学生能进行顶岗实习,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第五部分附录

一、课程教材

(一) 教材选用

《物流学概论》主编:崔介何,北京大学出版社(第5版)2015年6月

(二) 参考资料

1.沈默:《现代物流案例分析》(第二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

2.冯晖:《现代物流学同步综合练习作》,科学出版社,2014年。

3.申纲领:《现代物流学》(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

4.徐勇谋,郭湖斌:《现代物流管理》,上海大学出版社,2014年。

5.田红英,黄远新:第三方物流管理》(第二版)/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四川大学出版,2015年。

6.姜春华:《第三方物流》(第四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

7.常莉:《物流客户服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年。

8.石小平:《物流客户服务》(第三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年。

9.王欣兰:《物流成本管理》(第2版),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

10.刘慧娟,顾全根:《物流成本管理》,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年。

11.马飞雄:《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来自广东省的经验》,人民出版社,2015年。

12.胡娟:《物流产业集群的成长及治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

13.章竟,汝宜红:《绿色物流》,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14.王文娟:《企业绿色逆向物流决策方法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

15.各类物流期刊

16.电子图书及相关资料

二、课程标准编写人和审核人

(一) 编写人:梁金萍

(二) 审核人:于晓胜

关闭窗口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物流教学团队   版权所有